“慢火车”穿行多民族聚居区,架起便民“连心桥”
“慢火车”穿行多民族聚居区,架起便民“连心桥”
“慢火车”穿行多民族聚居区,架起便民“连心桥”中国(zhōngguó)网6月(yuè)24日讯(记者(jìzhě) 吴佳潼 通讯员 侯继尧)盛夏的(de)黑龙江,广袤的黑土地上,6221次列车正缓缓穿行在佳木斯至同江的铁路线上。这趟(zhètàng)票价低廉、站站停靠的公益性“慢火车”,不仅是沿线百姓出行的“幸福车”,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、传承民族文化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。
6221次列车缓慢驶入(shǐrù)。哈铁供图
6221次列车由(yóu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客运段担当,从佳木斯出发,途经福利屯、红兴隆、新友谊、富锦等多个(gè)市县,最终抵达同江市——我国赫哲族(hèzhézú)的主要聚居地之一。列车沿线共有20个民族(mínzú)成份,包括满族、赫哲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等少数民族,其中赫哲族被(bèi)誉为“中国四小民族”之一,历史上因人口稀少(xīshǎo)被称为“守望太阳的民族”。
“以前去(qù)同江,只能坐汽车,时间长还不方便。现在有了火车,票价(piàojià)便宜,还能欣赏沿途风景,真是太好了!”经常乘坐(chéngzuò)这趟列车的(de)赫哲族旅客吴先生感慨道。2016年7月14日,同江市首次迎来客运列车,结束了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。铁路的开通,不仅让沿线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,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(fāzhǎn)注入了新活力。
“我们这趟车不仅是交通工具,还是‘民族文化宣传车’。”牡丹江客运段温州车队党总支书记刘传龙说为了(le)提升旅客(lǚkè)体验(tǐyàn),他所在(zài)车队在6221次列车上推出了“铁路+旅游”服务模式,乘务员变身“导游”,为旅客讲解赫哲族的(de)渔猎文化、民俗风情,并推荐特色旅游线路。列车上还设置了“旅客服务指南展板(zhǎnbǎn)”,提供佳木斯市各大医院、商场、公交线路信息,以及佳木斯开往全国(quánguó)各地的列车时刻表,让出行更加便捷。“此外,我们还开通了哈尔滨至同江的K5101次列车,进一步满足(mǎnzú)沿线百姓的出行需求。”
“通过这些‘摆渡车’到达佳木斯、哈尔滨,我们就能换乘高铁直达北京(běijīng)、郑州、武汉、大连等大城市,真的非常方便!”同江市赫哲族旅客吴先生(wúxiānshēng)笑着说(shuō)。
近10年来,6221次列车已成为同江周边沿线农民、学生、商贩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。它不仅拉近了(le)城乡(chéngxiāng)距离,还带动了农副产品外销和乡村旅游(lǚyóu)发展。富锦的大米、同江的鱼产品通过铁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而(ér)越来越多的游客也乘火车前来体验赫哲族的传统生活方式,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(chuánchéng)。
赫哲族服饰。哈铁供(hātiěgōng)图
“以前我们村的鱼皮衣、鱼皮工艺品只能在本地卖,现在通过火车带到佳木斯、哈尔滨,甚至更远(gèngyuǎn)的地方,收入增加了不少。”同江市一位赫哲族(hèzhézú)村民说道(shuōdào)。列车的开通,让沿线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销路,也为乡村(xiāngcūn)振兴提供了新动能。
在高铁时代,公益性“慢火车”依然(yīrán)发挥着不可(bùkě)替代的作用。它们票价低廉、站站停靠,是偏远地区百姓出行(chūxíng)的“生命线”,也是乡村振兴的“助推器”。6221次列车不仅承载着沿线百姓的出行需求,更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(fāzhǎn)的使命。
中国(zhōngguó)网6月(yuè)24日讯(记者(jìzhě) 吴佳潼 通讯员 侯继尧)盛夏的(de)黑龙江,广袤的黑土地上,6221次列车正缓缓穿行在佳木斯至同江的铁路线上。这趟(zhètàng)票价低廉、站站停靠的公益性“慢火车”,不仅是沿线百姓出行的“幸福车”,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、传承民族文化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。
6221次列车缓慢驶入(shǐrù)。哈铁供图
6221次列车由(yóu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客运段担当,从佳木斯出发,途经福利屯、红兴隆、新友谊、富锦等多个(gè)市县,最终抵达同江市——我国赫哲族(hèzhézú)的主要聚居地之一。列车沿线共有20个民族(mínzú)成份,包括满族、赫哲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等少数民族,其中赫哲族被(bèi)誉为“中国四小民族”之一,历史上因人口稀少(xīshǎo)被称为“守望太阳的民族”。
“以前去(qù)同江,只能坐汽车,时间长还不方便。现在有了火车,票价(piàojià)便宜,还能欣赏沿途风景,真是太好了!”经常乘坐(chéngzuò)这趟列车的(de)赫哲族旅客吴先生感慨道。2016年7月14日,同江市首次迎来客运列车,结束了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。铁路的开通,不仅让沿线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,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(fāzhǎn)注入了新活力。
“我们这趟车不仅是交通工具,还是‘民族文化宣传车’。”牡丹江客运段温州车队党总支书记刘传龙说为了(le)提升旅客(lǚkè)体验(tǐyàn),他所在(zài)车队在6221次列车上推出了“铁路+旅游”服务模式,乘务员变身“导游”,为旅客讲解赫哲族的(de)渔猎文化、民俗风情,并推荐特色旅游线路。列车上还设置了“旅客服务指南展板(zhǎnbǎn)”,提供佳木斯市各大医院、商场、公交线路信息,以及佳木斯开往全国(quánguó)各地的列车时刻表,让出行更加便捷。“此外,我们还开通了哈尔滨至同江的K5101次列车,进一步满足(mǎnzú)沿线百姓的出行需求。”
“通过这些‘摆渡车’到达佳木斯、哈尔滨,我们就能换乘高铁直达北京(běijīng)、郑州、武汉、大连等大城市,真的非常方便!”同江市赫哲族旅客吴先生(wúxiānshēng)笑着说(shuō)。
近10年来,6221次列车已成为同江周边沿线农民、学生、商贩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。它不仅拉近了(le)城乡(chéngxiāng)距离,还带动了农副产品外销和乡村旅游(lǚyóu)发展。富锦的大米、同江的鱼产品通过铁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而(ér)越来越多的游客也乘火车前来体验赫哲族的传统生活方式,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(chuánchéng)。
赫哲族服饰。哈铁供(hātiěgōng)图
“以前我们村的鱼皮衣、鱼皮工艺品只能在本地卖,现在通过火车带到佳木斯、哈尔滨,甚至更远(gèngyuǎn)的地方,收入增加了不少。”同江市一位赫哲族(hèzhézú)村民说道(shuōdào)。列车的开通,让沿线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销路,也为乡村(xiāngcūn)振兴提供了新动能。
在高铁时代,公益性“慢火车”依然(yīrán)发挥着不可(bùkě)替代的作用。它们票价低廉、站站停靠,是偏远地区百姓出行(chūxíng)的“生命线”,也是乡村振兴的“助推器”。6221次列车不仅承载着沿线百姓的出行需求,更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(fāzhǎn)的使命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